今年3月,熱門詞“新基礎設施”在7個主要領域引發熱議,包括333,545 G基礎設施、UHV、城際鐵路、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涉及通信、電力、交通、新能源和數字等多個行業,引起了市場和媒體的廣泛關注。乍看之下,與接下來的七項新技術所錨定的基礎層相對應的七個領域似乎沒有什么問題,比如5G基站、城際交通軌道、新能源充電樁等。然而,當我們深入觀察時,似乎很難在第一時間鎖定兩個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目標。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是普遍的概念,行業跨界和技術生態遠比前五個領域廣泛,這實際上模糊了基礎設施的錨點。簡單地說,底盤太大,市場或政府不可能只有一兩個電源點。例如,人工智能、細分、智能硬件、機器學習、交互模式、人工智能芯片、平臺系統等。都可能成為該領域的基礎設施目標。當然,基于當前市場的廣泛應用和媒體的廣泛報道,當涉及到人工智能時,讀者可能仍然會發現該領域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兩個關鍵點。然而,兩者之一的工業互聯網有些奇怪。從產業鏈的上游節點開始,緊密聯系制造業的改革,產業互聯網的模式仍在探索中,到達市場消費端的機會很少,對大多數人來說更加模糊。現在它已經成為新基礎設施的七個主要領域之一,這似乎是不合適的。那么,為什么工業互聯網在國家層面如此受重視,以至于它將成為下一階段基礎設施建設的關鍵領域?承載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期望,工業互聯網是“熱的”。盡管它在市場和媒體上的出現頻率遠低于人工智能和5G,但它并沒有延遲國家和市場對工業互聯網的關注。眾所周知,工業制造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建設國家、振興國家、強國的基礎。工業互聯網以“工業”的名義,作為新一代網絡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的產物,承載著一個國家的絕對發展期望。在2019年12月10日舉行的中國移動“5G工業互聯網”峰會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首席經濟學家王直言不諱地表示:“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目前,人類社會正在經歷第三次工業革命。未來工業將以何種方式呈現?普遍接受的表達是智能生產。
行業資訊
新基礎設施下的工業互聯網不能等待第四次工業革命
瀏覽:53 時間:2025-2-13